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作者:艺术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咨询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指以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和外在认知干预,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科学的就业价值取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
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工作任务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职场及发展趋势、掌握现阶段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择业技巧及职业适应能力等,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就业。同时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导师制度、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个性化就业指导讲座等
学生和导师实行双向选择,职业导师的选聘流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公开招聘职业导师,选择、聘用职业导师,公布职业导师名单,学生填报选择导师志愿,导师选择指导学生,公布师生匹配名单。
职业导师要制定系统的辅导计划,导师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来制定具体的个性化辅导计划。指导内容可包括就业理念、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工作技能、专业知识等。
每名职业导师可指导三或四名本科生,导师可采取面授、网络、电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职业导师应尽可能为大学生推荐实习实践的机会,推荐就业岗位。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对象是全日制统招本专科生。
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需要设立以下设施:大学生就业咨询室、就业信息与资料查询室。
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的内容包括: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政策解读与就业程序指导;求职面试技巧指导;职业选择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内容。
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将有计划的对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师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教育部门组织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培训。
就业指导适时举办公务员考试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录用程序、公务员考试辅导等。
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聘请研究生考试辅导机构、专业课教师、优秀研究生等,适时举办考研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研究生专业选择、研究生考试录取程序、研究生考试辅导等。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活动长效机制,就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开展各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缓解就业压力,稳定求职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院应在新生入校后就建立职业规划与发展档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量身打造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院应依靠专业课教师、校友的力量,选拔优秀职业导师。对导师及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培训,掌握个性化就业指导技能。
学院应广泛发动学生,在学生会里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部,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